高都派出所守護“澤州紅”,讓“山楂警務”扎根田間地頭
發布時間:2025-11-03 信息來源:平安澤州
山楂盈田野,警民魚水親。秋高氣爽,澤州縣高都鎮某山楂種植基地的千畝山楂林已悄然換上“紅裝”。漫山遍野的山楂樹舒展枝椏,紅彤彤的果實如繁星綴滿枝頭,幾襲藏藍警服穿梭其間,與采摘村民有說有笑地采摘山楂,勾勒出一幅靈動鮮活的秋日畫卷。
高都鎮是全國聞名的山楂產地,“澤州紅”山楂是國家農業部認定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,這抹“澤州紅”早已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支柱,帶動30多個行政村4萬多農戶致富。近年來,高都派出所立足于“派出所主防”職能地位,以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為指引,在保農、護農、利農上精準發力,深耕“山楂警務”,播撒“安全種子”,收獲“平安果實”。
今年秋收期間,澤州縣迎來了漫長的雨期,天剛放晴,高都派出所民警主動來到山楂果園,幫助勞動力不足的農戶搶收山楂。民警分工明確,有人將山楂從枝椏摘下,有人抬起果籃接力將果實運到車旁,還有人踮腳裝車,確保每箱山楂碼放整齊。“多虧了民警幫忙,要不然這些山楂真要爛在地里了!”望著滿載而歸的運輸車,種植戶張大姐連聲道謝。

與此同時,民警還聯合交管部門,在主干道設立臨時執勤點,在田間道路部署“流動警車”疏導交通,實時排查擁堵隱患,為山楂搶收運輸打開了一條“綠波路段”。

除了助力搶收,巡邏防控也是“山楂警務”的重要內容。高都派出所聯合“垂都義警”組建“果園巡邏隊”,采用“白天駐點值守+夜間錯峰巡邏”、“空中+地面立體防控”的模式,白天,民警輔警分片包干,在果園出入口、運輸主干道定點值守,夜晚則結合盜竊案件高發時段,調整巡邏路線,并將“蜂巢”無人機飛向果園菜園等區域,震懾潛在的“順手牽果”行為,盡心竭力保護果農利益。

“天上飛‘電子警察’,地上閃紅藍警燈,咱這山楂從枝頭到貨車都踏實。”果農尹某指著無人機感慨。
豐收季節,果農們忙著賣果收款,卻容易成為電信詐騙的“重點目標”。為此,高都派出所把“反詐課堂”直接搬進果園,副所長李亞楠帶著精心制作的“反詐小冊子”,一邊幫果農抬箱子、遞筐子,一邊用“土話”講案例:“老鄉,可要好好核對收購商的身份,一上來就說是要高價收購并要求支付保證金的,尤其要小心警惕!”針對果農多使用微信溝通的特點,高都派出所還按片區建起8個“果農微信群”,每天推送“反詐小貼士”,及時推送果農受騙真實案例視頻。遇到果農咨詢可疑交易,民警第一時間在群里答疑,筑牢果農錢袋的“防護盾”。

“要不是你們來得快,我和老張說不定真要動手了!”10月24日,果農老王和老張因采集片區起了爭執。正當兩人爭吵不休欲動手打架時,幸好在果園周邊巡邏的民警聞聲趕來,及時制止了這場一觸即發的“戰爭”。
民警沒有簡單說教,而是拉著兩人在果園邊坐下促膝長談:“都是種植山楂的老同行,為了幾框果子傷了和氣,劃得來嗎?”隨后,民警找來村支書與其他果農,用鄉親們耳熟能詳的典故參與矛盾調解。半小時后,兩人握手言和。
“果園里的矛盾大多是地界、用工、收購價格這些‘小事’,但拖久了就可能變成‘大事’。”高都派出所所長義峰介紹,他們把“調解室”搬到果園里,聯合村委、果農代表組成“田間調解隊”,今年已就地化解各類糾紛30余起。

從掛滿枝頭到裝滿果籃,高都派出所將服務保障的根須深植于山楂種植的沃土之中。這一抹堅定而溫暖的“公安藍”,既守護著“澤州紅”的致富夢想,更生動詮釋著“人民公安為人民”的實踐偉力。

